?。?)可靠性:是指信道給定的前提下,接收信息的通信準確程度,也就是系統傳輸的“質量”問題。
?。?)適應性:是主性指環境使用條件;
?。?)標準性:是指元件的標準性、互換性;
?。?)經濟性:是通信指成本是否低;
?。?)保密性:是指是否便于加密;
?。?)可維護性:是指使用維修是否方便。
這些指標中,系統最重要的主性是有效性和可靠性。
由于模擬通信系統在收發兩端比較的通信是波形是否失真,而數字通信系統并不介意波形是系統否失真,而是主性強調傳送的碼元是否出錯,也就是通信說,模擬通信系統和數字通信系統本身存在著差異,系統因此,主性對有效性和可靠性兩個指標要求的具體內容也有很大的差別。因此,下面分別加以討論。
一、模擬通信系統的質量指標
1.有效性:用已調波形的傳輸帶寬來衡量。
2.可靠性:用接收端系統輸出信噪比衡量。
信噪比定義為輸出信號功率與噪聲功率的比值。
模擬通信系統的輸出信噪比越高,通信質量越好。公共電話系統要求信噪比大于40dB,電視節目要求信噪比在40~60dB。
二、數字通信系統的質量指標
1.有效性:數字通信系統的有效性可以用傳輸速率和頻帶利用率來衡量。
?。?)碼元速率(傳碼率)RB
定義:單位時間傳送碼元的數目。(單位為波特(Baud),簡記為B)。例如,某數字通信系統每秒內傳送2400個碼元,則該系統的傳碼率為2400B。
雖然數字信號有二進制和多進制的區分,但傳碼率與信號的進制無關,只與碼元寬度T有關,根據傳碼率的定義,有

定義:單位時間內傳遞的平均信息量。(單位為比特/秒,簡記bit/s或bps)
傳信率與傳碼率之間的關系為


?。?)頻帶利用率
在比較不同通信系統的有效性時,不能單看它們的傳輸速率,還應考慮所占用的頻帶寬度,因為兩個傳輸速率相等的系統其傳輸效率并不一定相同。真正衡量數字通信系統的有效性的指標是頻帶利用率,它定義為單位帶寬內的傳輸速率,即


2.可靠性
數字通信系統的可靠性用差錯率來衡量。差錯率有誤碼率和誤信率兩種表現形式。
?。?)誤碼率
誤碼率


誤信率 ,又稱誤比特率,是指錯誤接收的比特數與傳輸的總比特數之比,即

作者:百科